【目的】
揭示中國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
葉片表型性狀的變異規律及多樣性特征,為中國板栗資源的保護、 開發和科學利用提供依據。
【方法】
對中國10個省份(群體)240份資源的36個葉片表型性狀(31個數量性狀和5個質量 性狀)進行檢測,運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較、相關分析和聚類分析等方法,探討板栗葉片表型多樣性水平及其與原產地的地 理、環境因子關系。
【結果】
巢式方差分析表明,31個數量性狀在群體內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同時葉片長、葉片寬、 葉片長/寬、鋸齒高度等15個數量性狀及3個質量性狀(葉片形狀、葉基形狀和葉緣鋸齒特征)在群體間存在顯著或極顯著 差異(P<0.05或P<0.01),說明板栗葉片表型在群體內和群體間均存在豐富變異。群體間葉片表型分化系數VST為7.95%, 遠小于群體內的92.05%,說明葉片表型變異主要來源于群體內部。板栗葉片表型的平均變異系數(CV)和平均多樣性指數 (H′)分別為18.05%和1.27,5個質量性狀中以葉片形狀的CV和H′最高(35.67%,0.86),葉緣特征最低(5.60%,0.07); 31個數量性狀的CV在8.68%(葉片長/寬)—32.73%(鋸齒深度),H′在1.54(葉背茸毛密度)—2.09(葉片結構疏松度)。 葉片外觀形態、生理指標和解剖性狀的平均H′分別為2.03、2.04和2.04,CV由高到低分別為15.27%(外觀形態)>15.18% (生理指標)>12.17%(解剖結構)。10個群體表型性狀CV均值在17.11%(陜西)—19.66%(山東),H′均值在0.99(安 徽)—1.80(河北)。板栗葉片大多表型性狀與地理氣候因子之間存在顯著或極顯著相關,其中年均氣溫等溫度指標和年降 水量與葉基形狀、鋸齒高度等性狀呈負相關(經度和緯度與之呈正相關),與葉片長/寬呈正相關(經度和緯度與之呈負相關)。
【結論】
板栗葉片表型在群體間和群體內均存在豐富變異,但變異主要來源于群體內(個體基因型間的變異),因而以葉片 表型性狀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抗逆性、高光合效率等特異品種選育或相關研究時,研究重點應該放到廣泛的個體基因型調查 上,變異較為豐富均勻的群體可作為重點參考。板栗葉片大多外觀形態和生理指標性狀呈現以溫度和降雨量因子為主導的梯 度規律性。
@import url(http://wseen.com/CuteSoft_Client/CuteEditor/Load.ashx?type=style&file=SyntaxHighlighter.css);
【來源】
郭燕,張樹航,李穎,張馨方,王廣鵬.中國板栗36個葉片表型性狀的多樣性[J].中國農業科學,2022,55(05):991-1009.